聯(lián)系方式

首頁 > 翡翠知識

翡翠市場常見的4大消費陷阱

時間: 2017-05-14 09:59:29來源:意綿綿珠寶

翡翠是山川大地之精華,玉文化是民族智慧與山川大地精華完美結合的產物,我們的祖先創(chuàng)造了光輝奪目、源遠流長的玉文化,可以說玉是中華之魂,翡翠是中華之瑰寶。翡翠珍貴稀有價值不菲,作為玉石界一直熱度不減的 ,翡翠的銷售十分火爆,一些不良商家為謀取暴利,往往用其它玉石冒充翡翠出售。因此消費者在購買翡翠是須擦亮眼睛,仔細鑒別才能避免上當。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盤點下翡翠市場到底有哪些不為人知的陷阱。

翡翠市場常見的4大消費陷阱

1、以次充好

此種情況最常見的就是將B貨、C貨、D貨翡翠冒充A貨翡翠。據了解,所謂A貨翡翠是用無雜質的翡翠原料直接打磨而成的純天然翡翠 制品,是真正意義上的翡翠。而所謂的B貨則經過了雜質漂洗,將天然翡翠經過強酸浸泡后充膠處理而成,此種方式可以除掉翡翠內部的雜質并可以提高其透明度。 但時間一長會出現(xiàn)膠的老化現(xiàn)象,從而使翡翠表面變得黃而干,透明度下降。C貨除漂洗雜質外,還進行了人工染色。D貨是一種鍍有色膜的翡翠,材質也是天然的,但表面的這層有色膜時間長了也會老化、脫落。

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jiān)督檢測中心的專家指出,正常的翡翠生產只是對翡翠進行切磨、拋光、雕琢等處理。這些處 理方法都屬于正常的加工方法。一旦經過強酸處理,漂白填充處理以及染色以后,就不屬于純天然寶石了,也沒有了保值和增值的作用,只是一種裝飾品。

翡翠

2、以假充真

最常見的是染色石英石冒充翡翠。染色石英石俗稱馬來西亞玉、馬來玉、馬玉,由于顏色像翠綠,是仿翡翠的常用品。還有染色蛇紋石玉(岫玉)冒充“血絲玉”。據說最開始用的染料居然是紅墨水。另外還有用玻璃仿白玉(軟玉)、瑪瑙。

3、定名混亂

有的把白色或黃色的大理石稱做白玉、黃玉,把綠色的玉石統(tǒng)稱為翠玉,極易與翡翠相混。

4、價格陷阱

一些商家利用投資者喜歡“砍價”的心理,標出天價,然后隨便購買者砍價,想砍多少砍多少,只要不低于成本價。因此大多數(shù)時候商家 表面上叫苦連天,心里卻暗暗高興。消協(xié)就曾接到過一起投訴,一位顧客在旅游景點買的翡翠手鐲,標價25000元,他花了2000元買來,可據專家估算,這 種料子的翡翠手鐲正常標價應該不到1000元。

分享到:

您可能喜歡

最佳拍檔

緬甸天然A貨冰糯種翡翠葫蘆掛件

3900包郵
jia
恭喜發(fā)財緬甸老坑天然翡翠A貨如意掛件

恭喜發(fā)財緬甸老坑天然翡翠A貨如意掛件

1716包郵 ¥1950
jia

共計:¥5616

共省:¥234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