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系方式

首頁 > 翡翠知識

意綿綿為您講述大名鼎鼎的徐霞客與翡翠失之交臂的故事

時間: 2013-02-06 02:39:56來源:意綿綿珠寶

是金子總會發(fā)光、千里馬要遇到懂她的伯樂。很多人感慨自己的懷才不遇。有時候真的好像是這樣的。如現(xiàn)今很火熱的翡翠,在古代就有“懷才不遇”的經(jīng)歷。下面請聽意綿綿編輯為您講述大名鼎鼎的徐霞客與翡翠失之交臂的故事。

明朝偉大的地理學(xué)家、旅行家徐霞客在崇禎十一年到十二年(公元16381639年)的游記,記述了游歷云南的情況,通篇貫穿著對徐霞客與翡翠最早、最具體、最生動的珍貴記錄,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徐霞客沒有到過緬甸,但《游記》中對緬甸北部的山脈、水系、通道的記述與現(xiàn)代地圖十分吻合,說明當時與緬甸的交往已十分頻繁。

2、《游記》特別說明了緬甸玉石場與“寶井”是兩個地方。文中有了“翠生石”(即翡翠原石)的說法,說明當時已經(jīng)把硬玉稱為翡翠。

3、《游記》以簡潔的文字,記述了翡翠商人對付官府承差的三個妙法:(1)請吃:設(shè)宴招待“買寶舍人”;(2)搪抵:手頭預(yù)備著低檔次的料子“搪抵上司取索”,使承差看不上;(3)躲避:一連幾天不見面,連徐霞客留字條都請不出來,而且不敢傳出任何信息,生怕承差抓著線索。

徐霞客在其踏遍祖國山水之時,也曾游歷過云南騰沖,到當?shù)氐挠窠秤裆碳抑杏^看玉器。騰沖的一位姓潘的友人贈給他兩塊翡翠,徐霞客稱其為翠生石。由于當時翡翠的價值尚未被大眾所廣泛認知,徐霞客對這兩塊翡翠也不是很珍愛。

見多識廣的徐霞客,在翡翠的鑒別上卻是外行。純翠者方是上品,白質(zhì)翠斑玉石直到現(xiàn)在才算有價值了。可憐上等的翡翠未遇伯樂,所托非人,被徐霞客拿去做了個杯子,倒是白質(zhì)翡翠拿去做了工藝品,大名鼎鼎的徐霞客與翡翠失之交臂,實在令人嘆息!

 

分享到:

您可能喜歡

最佳拍檔

緬甸天然A貨冰糯種翡翠葫蘆掛件

3900包郵
jia
恭喜發(fā)財緬甸老坑天然翡翠A貨如意掛件

恭喜發(fā)財緬甸老坑天然翡翠A貨如意掛件

1716包郵 ¥1950
jia

共計:¥5616

共省:¥234

最新資訊